欢迎访问“民生财经杂志网”,我们向网民提供非常全面的股票,期货,黄金,外汇,个股等金融投资相关的资讯财经新闻,帮助新手股民学习掌握股票入门基础知识,了解更多丰富精彩的股票金融知识。

javascript:;
主页 > 财经新闻 > 财讯:支付宝“花呗”套现引关注 高额手续费和高风险不能忽视

财讯:支付宝“花呗”套现引关注 高额手续费和高风险不能忽视

来源:网络转载更新时间:2020-12-20 08:48:02阅读:

资料图像

现在网络信用支付平台发展迅速,人们除了向银行申请贷款、信用卡外,还可以从网络上用信用借款。 支付宝( Alipay )的“花呗”、“借呗”、京东商城的“京东白条”等都是网络信用卡的体现。 最近,支付宝( Alipay )关于“花呗”发表的信息备受瞩目,通过“花呗”的发表,与银行信用卡一样享受免费期,缓解顾客的资金压力,成为很多人的“来款”之路。

财讯:支付宝“花呗”套现引关注 高额手续费和高风险不能忽视

我们知道,“花呗”是蚂蚁小额贷款为顾客提供的信用支付服务,其本质是小额贷款。 “花呗”提供的信用额度,客户可以在淘宝天猫购物。 偿还日期是确认收货后下个月10日。 到目前为止是免费的。 这意味着客户最多可以享受41天的免费期。 还款后,“花呗”的金额自动恢复。 另外,和信用卡一样,“花呗”过了期限但没有过期限的话会产生过了期限的利息。 利息按本期未偿还额的0.05%按日收取。 另外,在复利计算上,和银行信用卡差不多。 “花呗”的金额最低是1000元,最高是50000元。

财讯:支付宝“花呗”套现引关注 高额手续费和高风险不能忽视

现在,“花呗”并不对所有支付宝( Alipay )的顾客开放,只有支付宝( Alipay )邀请的一部分顾客才能开通。 因为“花呗”有一个月的免费期,所以很多顾客把它作为“现金化神器”得到了追加资金。

在保定市工作的胡春勇,是主张为了享受生活而提前花钱的人,遇到喜欢的东西总是情不自禁地装在袋子里。 但是,随着信用卡透支情况的加深,胡先生感到偿还很困难。 在有“花呗”现金化经验的朋友介绍中,胡先生以自己8000元的“花呗”金额将5000元现金化,不仅还清了信用卡,还能用下一笔钱自由支配。 现在小胡只是缺钱,就请朋友帮你定“花呗”。 “花呗”正是胡先生的第二张信用卡。

财讯:支付宝“花呗”套现引关注 高额手续费和高风险不能忽视

笔者在网上搜索“花呗套现”关键词,出现数百种相关情况,而且关于采用“花呗”套现的攻略也有很多。 笔者找到了置顶的腾讯微博。 名称为“淘宝《花呗》的现金支付方法”。 最近更新的微博是“安全迅速、诚实的老字号。 支付宝( Alipay )“花呗”的套餐加qq,套餐流程:拍摄付款-发送一次聊天-我们汇款到你的支付宝( AliPay ) -收到的钱确认收到。 “花呗”是第一个老商户,由团队操作。 安全,迅速,高效! 》据笔者粗略统计,网上所谓的“专业花呗看齐”平台一般收取10%左右的手续费,远远高于用信用卡收取的手续费。

财讯:支付宝“花呗”套现引关注 高额手续费和高风险不能忽视

详细介绍了名为“21jrr”的网民使用“花呗”的做法。 首先,有开可靠网店的朋友,在朋友的网店随便拍东西,拍必要的金额(这个金额在“花呗”的限额内),用“花呗”的方法支付。 朋友发货后,单击“确认收到”,支付宝( Alipay )向朋友花钱了。 最后,把朋友收到的钱转账给自己就行了。

财讯:支付宝“花呗”套现引关注 高额手续费和高风险不能忽视

在采用“花呗”的过程中也有一定的风险。 现金化多通过在淘宝进行假交易来进行,因此,在购买者支付金钱、确认收货后,卖方不会向购买者花钱,之后有时会被卖方拉黑。 这个欺诈手段好像不高明,不太了解“花呗”伪装操作的网民很容易上当。 此外,还可能影响征信记录。 因为“花呗”的还款日是每月10日,所以不管怎么出钱,最终都会返还。 一旦逾期还款,不仅每天支付超过千分之五期限的利息,还承担信用风险。 “花呗”的费用行为与客户的信用数据密切相关,如果被支付宝( Alipay )发现并频繁被“花呗”复盖,有可能降低芝麻的信用点,严重的东西很可能会影响个人的征信记录。 “花呗”不是信用卡,但有一定的法律风险。 对现金化业者来说,蚂蚁金服开始检测“花呗”参与现金化的商户,采取限制“花呗”的采用,冻结账户资金等措施。 (于洋)

标题:财讯:支付宝“花呗”套现引关注 高额手续费和高风险不能忽视

地址:http://www.mnscw.cn/cjxw/1164.html

免责声明:民生财经杂志网致力于提供权威、全面、专业、及时的财经资讯,的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@163.com,民生财经杂志网将予以删除。

民生财经杂志介绍

民生财经杂志是领先的财经周刊。以经济、时政及其他各社会领域的新闻资讯为核心,提供客观及时的报道和深度专业的评论,树立公信力和影响力,记录、推动、引领中国市场经济的宏伟进程。依托专业的团队和强大的原创新闻优势,以“新闻+数据”为两翼的业务平台全面覆盖中文媒体、英文媒体、高端金融数据等多层次的产品,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受众群,提供全天候国内外权威财经信息,包括宏观、海外、证券、产经、房产、金融、消费、科技、数码、宏观经济看点、微观市场走向、知名财经专家意见等行业权威及时的财经新闻。